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更多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 正文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解读巴中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1-11-29

2021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市第五次党代会上,何平书记代表四届市委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的主题报告,围绕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提出了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作出了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生态本底,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价值,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打造美丽中国的老区样板,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安排部署。自2017年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来,市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党政主导、县区先导、全域推进,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明显。

本次发布会就五届市委作出未来五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重大决策作专题解读。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解读巴中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图1)

问: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在推进节能降耗方面有什么工作思路和举措?

巴中市发改委:

我市把节能降耗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2.3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36.11%;2020年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9.5%;城市公共交通更新和新增的新能源车辆比例超过50%;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降低12.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9.88%,较2015年提高17.12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下一步,我市将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主动对接省级方案,尽快编制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间表、路线图;编制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方案及各项保障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二是持续强化能耗“双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按年度分解下达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倒逼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城市废弃物处理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化利用水平。三是严格项目准入。严格实施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强源头把控,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或办理相关手续。四是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近日,省发改委批复巴中市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我市将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加快生态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问: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请介绍一下巴中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十四五”期间,巴中将采取那些举措保障水安全?

巴中市水利局:

一、巴中水资源基本情况

巴中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9毫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11立方米,低于全国(2200立方米)、全省(2600立方米)平均水平,低于国际公认警戒线(人均1900立方米),属水资源紧缺地区。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地表水占比大。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1.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64亿立方米,占90%;地下水7.04亿立方米,占10%。二是时空分布差异大。我市水资源以降水为主,径流在地域上分布规律是:北多南少,从北向南随地势由高向低递减。三是开发利用投资大。河流切割深,水资源利用成本高;河谷狭窄,水利工程库容小,单位投资大;工程枢纽与受益区距离较远,输水距离远;河水流量丰枯变化大,水库工程拦蓄利用率低。四是水力资源可开发量小。我市有河流1100条全长4342公里,水库864座总库容8.53亿立方米。河流大部分为源头水,河道洪枯水量变幅大,河道基流小,河床比降陡,电站大都是径流式电站,无调节库容能力,电站装机容量小。

二、巴中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

近日,《巴中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该《规划》是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到2025年巴中市水利发展的核心指标,为巴中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构建“严格高效的节水配水管理体系、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水利网络体系、碧水长流的河湖保护体系、高效科学的水旱灾害防治体系、依法治水管水现代化水利制度体系、繁荣兴盛的水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为巴中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一是构建“6781”生态水网实现协同发展。以红鱼洞、黄石盘、江家口、青峪口、高桥、兰草6大型水库为龙头,建成一批防洪控制性水利工程;以青龙嘴、官房沟、汇田河等7座中小型水利工程为骨架,形成城乡供水补水生态水网;以南江河等8条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构筑巴河流域生态廊道;以通江等区县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基础,补足城乡供水保障不力短板;着力堤防、山洪沟等防洪工程建设,治理山洪沟10条,建成堤防55公里,动态消除病险水库,实现防洪、抗旱、供水和水生态等多目标协同发展。二是强化水资源监管严控用水总量。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控水制度,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增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7.1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1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以上。三是建设控制性工程保障供水需要。坚持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加快建设一批万吨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到2025年,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0.5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规模化供水率达到55%以上。四是治理江河流域优化水环境。实施“五湖三库”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化湖河湖公园,持续开展河库综合治理,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控,河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明显提升,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满足程度达9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全市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0%以上。

问: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三线一单’落地落实,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请问我市未来五年有哪些具体举措?

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过去五年,全市坚定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取得系列可喜成效,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开启新征程,党代会明确提出“绿色生态美誉度显著提升”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结合‘三线一单’的落地落实,着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让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生态更加优异,最终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一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合国家空间规划改革路径,推进面向2035年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巴中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细化市、县、乡“三级”以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目前,我们已初步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建立了1个市级、3个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下步,我们将对相关规划进行论证完善,同时按照县域内片区划分的成果,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最终构建起完备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二是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三条控制线”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我们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按照要求将优质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并加强项目建设的审批和管理,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被违法违规占用。另一方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自然保护地、国家公益林、水源保护区等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应划尽划。目前,我们已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85.94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71%。后续我们将继续优化调整,确保生态红线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最后,锚定“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科学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公共资源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规划,构建起“一城三区三副六廊多组团”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等专项规划,充分利用城区周边山水景观资源,实现“以绿兴城、以文兴城、以游兴城、以产兴城、以彩靓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市“微改造”和增彩添绿工程,对新建的居住小区,要求绿地率不低于38%。未来,我们将陆续启动南池广场、巴河生态修复、全域绿道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宜居度。

同时,我们将全面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乡村绿化、退耕还林、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届时重点区域的生态问题将得到解决,全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将稳步提升。

  • 作者:佚名
  • 来源:美丽巴中
  • 来源:网络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川公网安备51190302000182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