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更多专题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正文

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增多 医生:小心预防,家长无需过于焦虑

时间:2023-11-13

  进入秋季后,不少孩子出现咳嗽、感冒、发热等症状,其中有的孩子“中招”支原体肺炎,令家长心疼不已。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儿数量呈现增多的情形。

  现象 医院患儿排队就诊

  11月8日上午,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我来时前面已经有22个患儿在排队等待就诊。”一早就带着5岁蒙蒙到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经开区王女士说,前几天蒙蒙身上发热,头部温度正常,食欲不振、咳嗽,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开始没上心,还以为她是轻微的着凉感冒,直到咳嗽越来越严重,才带她到医院就诊。”最后,根据检查情况,蒙蒙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据介绍,在蒙蒙上学的幼儿园,仅蒙蒙班上因病请假的就有好几个。

  “最近门诊患儿急剧增多,呼吸道患儿尤其是肺炎患儿中,支原体肺炎感染占了大半。”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姜松介绍,进入秋季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开始攀升。此病患儿增多与微生物疾病发展规律、儿童活动少、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天气、环境变化有关。

  当天上午,记者在巴中经开区人民医院看到,儿科医生侯勇同样显得有些忙碌。“在就诊的患儿中,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比以往多得多。”侯勇说,这种病多发于秋冬季,且容易传染。

  症状 以发热为主同时伴有咳嗽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它都有哪些症状?姜松介绍,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占肺炎发病率的20%左右,一般为轻症。

  姜松说,支原体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进行传播,潜伏期2-3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5-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流行高峰一般在秋冬季。支原体肺炎起病较缓慢,多数症状较轻。儿童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以高热为主,同时伴有咳嗽、睡不着觉等症状。

  “除了呼吸道症状外,支原体肺炎还可能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表现,如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皮疹等皮肤症状,还可能出现精神弱、嗜睡等神经系统的表现,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栓塞,如形成脑栓塞、肺栓塞甚至包括心脏血栓。重症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姜松说,当患者出现体温39℃不易退并伴寒颤、嗜睡等并发症,持续性剧烈干咳且渐进性加重,腹泻,精神、食欲变差,喘息或呼吸困难、心悸不适等症状时就需及时就医。“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急性感染,如果处理及时,绝大多数没有后遗症。”

  预防 从衣食住行做起

  “目前,尚无预防支原体肺炎的疫苗,但可通过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尽量回避感染。”姜松表示,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肺炎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率、病死率普遍较低。一般病程是7至14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案会适度缩短或延长。

  姜松介绍,支原体肺炎受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免疫低下和接触了病原。肺炎支原体主要为飞沫或接触传播,勤洗手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好的防范作用。“对轻症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可根据症状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也可使用一些退热药、镇咳药或做雾化等,帮助减轻免疫炎性反应。”

  “护理和预防还是要从衣食住行做起。”姜松说,家长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注意穿戴合适,既不能让孩子凉着,也不能穿太厚;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均衡;室内温度维持在20℃到26℃之间;天气比较稳定、阳光比较充足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肺炎支原体引发呼吸道感染后,人体修复过程会相对慢一些。只要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之前的客观检查也没有什么特殊问题,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同时,家长要叮嘱孩子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碰鼻黏膜和眼结膜等。另外,孩子从户外回来后建议用清水清洗鼻黏膜;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来源:巴中日报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川公网安备51190302000182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