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政协委员在大会上的这些发言,干货满满!
凝聚力量 团结奋进 彰显作为
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大力发展道地药材 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红色文化 开启文旅发展新篇章
坚定开放引领 推动恩阳高质量发展
......
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在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上
被频频提起
政协委员们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一起来听听委员们大会上的发言吧
大力发展道地药材
助力乡村振兴
区政协委员 赵栖翔
近年来,全区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这无疑将对我区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建议:
一是创新机制合力推进。把中药材产业真正作为我区农村重点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引导金融、保险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开展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和购销大户的评级授信和中药材种植保险工作,帮助解决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环节的资金不足和产值保障问题。
二是重视强链补链。大力支持中药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打造具有中药材健康体验特色的景区和旅游景观带。充分利用互联网+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为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提供交流平台和信息网络服务。
三是提升品质赢实效。重点围绕我区道地或优势中药材品种,采取定点保护和仿野生抚育保护措施,不断丰富人工种植道地药材品种。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积极寻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来我区进行中药研究开发,力争在2—3年内培育一批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
传承红色文化
开启文旅发展新篇章
民建恩阳总支 罗 波
恩阳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丰厚。区委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新的目标要求,为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建议:
一是建立红色档案和红色资源专题库。依托古镇管委会设立红色文化保护办公室,负责红色人物、红色标语、红色旧址、遗址遗迹、战斗战役、革命故事的收集、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工作。
二是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贯彻落实《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责任清单或具体办法。保护性修缮中共川陕省恩阳县委大院、革命法庭等县级苏维埃政权机构旧址,恢复性建设童子团、少共委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
三是做好红色文化展陈。做精做优红色文化展陈方案,还原历史真实,再现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的巴中的战斗和生活岁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生活场景,继承、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四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采用动漫、5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开发智能红色产品,让游客实景参与互动;在红军经理处等革命旧址制作红军鞋、红军帽、红军币、红军书等红色文创产品,实现文创与旅游的融合再生。
五是建立川陕苏区女红军纪念馆。建立川陕苏区女红军纪念馆,将是四川独有,全国第二座女红军纪念馆,将为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提供有力的支撑。
坚定开放引领
推动恩阳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委员 李玉娥
2021年,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我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落地吉润通智能终端产品等项目50个,总投资62.11亿元,实现到位资金47.86亿元。建议:
一是紧盯重点抓突破,争抢招商引资先机。紧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西等重点区域,积极招引符合我区产业定位项目。高规格筹办恩阳产业专场推介活动,增强恩阳招商引力。充分利用驻外办事处、异地商协会等优质资源,多渠道捕捉有效投资信息。
二是围绕堵点出实招,为招商引资提供硬支撑。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功能配套。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及就业政策推介会等,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定期梳理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履行情况,真正做到政策落实跟着项目建设走。
三是把握痒点求创新,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常态开展政府承诺事项兑现清理,主动解决企业合法合理诉求,大力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员的浓厚氛围,确保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真正形成招商合力。
聚力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品质
区政协委员 廖晓春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动员、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全力攻坚,掀起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攻坚的热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建议:
一是擦亮创文的面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坚持“两地三区”定位,建设规划好内外环线、滨河街等一批道路畅通交通路网。坚持“景城融合”理念,注重对恩阳大道、义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的植树补绿和夜间亮化提升。
二是补齐创文的里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合理配置一批公共停车场,完善公共厕所配套,规划建设一批固定公厕,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积极培育好“恩阳十大碗”等特色品牌。
三是抓实创文的底子,凝聚文明创建合力。牢固树立“文明城市”创建理念,常态化开展周五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文明宣讲等活动。加强对领导机构、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保障力度,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共同形成合力。
关于“双减”背景下教育的现状和建议
区政协委员 饶春华
为保“双减”,我区多管齐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全区去年秋季较前年同期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人次减少60%;培训总费用减少65%;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减少46%。建议:
一是进一步打破固化的人才标准。在育人、识人、用人的标准上做好文章。学校和教师要切实转变教书育人观念,坚持减负增效、五育并举,在教育评价上做“加法”,打破评估标准“唯分数论”。
二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加强对教育机构的制度约束、绩效考评等综合评价,加强对教师个人从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层面升华,常态开展课堂展评活动,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特长,让学生在德智体音美劳等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引进家长及社会资源,让更多的家长为孩子讲课、让优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课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