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镇”前方丨上八庙镇:小辣椒种成大产业
编者按
奔跑,是最美的风景。
岁末年初,是时间的交汇点,也是又一段希望的起跑线。为贯彻落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要求,展现城乡新举措、新作为、新面貌,“恩阳发布”推出“奔跑‘镇’前方”专栏,以各镇(街道)为单位,通过一线采访、实地探访,用笔触和镜头记录和定格广袤城乡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恩阳篇章中的基层实践新画卷。
“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今天关注——上八庙镇:小辣椒种成大产业
寻常的小米辣,在上八庙镇会结出什么硕果?
80岁的杨子云老人说,她今年在园区务工收入7000多元;
雪山人李朝辉跑到文庙社区发展43亩,尝到甜头的他表示,年收入保密,反正明年要增种30亩;
文星村村支书彭春梅坦言,本村哪怕今年遭遇暴雨、天旱等极端天气,村集体经济结余到账22万元。
……
2024年,小米辣在上八庙种植1500余亩,已收入619万元。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普通村民、种植大户、村组干部纷纷自愿投入、点赞认同。11月22日,区融媒体中心采访组前往上八庙镇,一探谜底。
谜底一
村集体垫底子 市场化定方向
乡村要振兴,产业打头阵。话虽如此,产业该怎么选,是第一道关口。
在文星村,记者看到,200亩的小米辣产业园区内,村民们正在扫尾最后的辣椒,谋划来年的轮作。有谁想到,这里原来是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地处恩阳北部山区的上八庙,有9个村(社区),地域面积大,但可种植面积少且条件差。曾经,也在种植核桃、芦笋、橘树、豌豆尖儿等产业上走了弯路。
比产业失败更可怕的是,村民们在一次次受挫中丧失了信任和信心。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大多成了空心村。
乡村要振兴,党政必担当。面对村民信心缺失、劳动力短缺、资金无来源等短板,镇党委政府牵头,9个村(社区)各拿5万元“抱拳成团”,组建强村公司,兜底发展产业。
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镇党委和强村公司面对产业选择、慎之又慎,组织各村代表前往成都、重庆、乐山等地参观,最终与贵州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合作,试种、测产、论证,于2023年筛选确定引入适宜的小米辣品种,招引有14年种植和销售经验的乐山人黄月胜。
“黄总在乐山、资阳、河南等地有育苗基地,有优质小米辣品种的代理权,有全国一线销售市场信息,尽可能将产业发展放入‘保险柜’。”镇党委书记蒋璐燕坦言,履职尽责方能对得起组织,让群众幸福富裕方能对得起群众。
谜底二
健全利益机制 配备产业干部
老百姓最害怕什么,产业没收成、有收成没收入、一年一产业,干完活迟迟拿不到钱。投资商最害怕什么,遇难缠的讲不清道理,投入的钱石沉大海,投入精力管西顾不了东。村干部最害怕什么,投资带着完全争取政策资金目的,产业不能带动群众致富,摆下烂摊子无颜见乡亲。
该怎么合作,降低三方风险,是第二道关口。
经过商议,投资商负责育苗售卖、技术管护和收购外销,不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群众负责土地出租、园区务工,由强村公司结算工资,有劳动力和资金垫底的大户可承包土地、种植管护、定点出售;强村公司投入机械和聘请村民,流转和平整土地、买栽幼苗、日常管护、采摘售卖、收入分发等。
投资商与强村公司特别约定:当天计数算账,最迟第二天资金到位,即以“现过现”的方式合作,赢得信任。
万事开头难。2023年是合作的第一年,三月辣苗从河南运来,第二天,全镇各村老幼总动员铺开种植,高峰期600多人园区务工。各村(社区)均配备一名“产业专职干部”,大事小事抓在手、盯着办,务必让小米辣成为“争气辣”“致富辣”。
由于公司“起火粮”不足,村干部来兜底,“刷脸卡”租赁机械开荒平地,赊欠薄膜、肥料等农资。文星村产业专职干部兼村支部副书记苟跃进,克服“三高”病患,在园区旁的农户院坝搭锅设灶、炒菜煮饭。从四月到十月,风雨无阻,人晒得只剩眼睛是白的,将原本每人15元的盒饭钱降到了4元。
当年秋季,全镇800亩小米辣喜获丰收,所欠农资、机械债务和村民务工费用全部结清,村集体账户有了盈余,挽回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谜底三
健全产业链条 取得三赢局面
2023年良好的合作开局,让投资商有了15%的投资回报率,村集体经济也找到了底气,村民们也有了租金和务工收入。如何让投资商定下根、不再走,建立健全可持续增收的产业链条,是第三道关口。
经过协商,双方共同出资70万元,在上八庙镇建设集分拣、筛选、烘干、冷冻、仓储、烘干、物流于一体的小米辣加工集散中心;同时将荒废的芦笋大棚“激活”,建起20亩、年产300万株的育苗基地。
2024年春,种植小米辣的热情被点燃。除强村公司的1300多亩外,涌现了很多种植大户:跑线路车的罗涛“离开放向盘”,种植5亩,纯利2万余元;60岁的村民高升华试种500株,收入3200元……
有意思的是,各村务工村民越来越多。为了方便,他们只养殖鸡鸭,每天“现过现”领取工资。
“强村公司+投资商+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在上八庙日趋成熟,坚定了各方发展信心——
投资商黄月胜介绍,今年,他拟新增投资400万元,新增一条精深加工生产线,预计3年内回本。
文星村村支书彭春梅说,因为小米辣产业的成功,村干部在安排其它事情时,村民们都格外拥护。
60多岁的村民彭秀华、谢术会感慨,没想到临到老了,家门口也能挣到钱,日子有了新盼头。
小米辣,让上八庙村集体收入壮大、村民稳定增收、投资商持续赢利。据统计,以上八庙为核心的小米辣产业,辣苗已供应至下八庙、茶坝、玉山、登科等8个镇(街道),外扩到了绵阳、广元、南充等地,干辣椒产品畅销至成都、重庆、长沙、广州、上海等九个大中城市,小米辣加工集散中心今年承接烘干辣椒业务510吨,收购并发出鲜椒420吨,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交易额,村集体直接收益200多万元。
小米辣,真不小,盼更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