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以精神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大忙季节的巴中,处处流淌着绿色的灵动,涌动着实干的热潮,孕育着勃勃的生机。
7月27日至28日,我市举行第二季度重大项目投资现场推进会,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实地观摩了7县区21个项目,拿项目说硬话、在现场见真章、以实绩论英雄。
7月29日,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传达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盘点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等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为引领,务实推进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各项事业。
旗帜鲜明讲政治 把学习宣传贯彻抓实
6月22日一大早,平昌县金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上“翻山铰子宣讲队”,采用“文艺表演+理论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吸引了不少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着对四川人民的深切关怀来川考察调研,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给全川人民以巨大鼓舞。
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统筹安排、抓紧部署,迅速在全市掀起热潮:系统学习、全面领会、坚决贯彻。
5月31日、6月13日,市委书记何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6月22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扩大)会,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省党代会精神上来。
6月6日、6月15日,市长高鹏凌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研究政府系统贯彻落实意见。
6月30日,市政府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省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
何平、高鹏凌还先后赴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各县区重点项目现场、部分乡镇,实地调研督导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稳住经济大盘尤其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汛减灾、疫情防控、防风险保安全等工作。
以上率下,行胜于言。各级领导带头深入挂联县区、企业和村党支部宣传宣讲;市、县两级宣讲团深入各行各业开展集中宣讲活动,市县乡村四级1200多个宣讲小分队持续开展流动宣讲,“响网巴中”和“秦巴大讲堂”“干部讲习堂”“晏阳初大讲堂”等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讲。
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通过“三会一课”学、先进典型讲、主题党日议、抽签问答测等多种方式,使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及省党代会精神有了更加通俗化、具象化、实时化的呈现,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从党员到干部、从机关到校园、从社区到乡村……通过近三个月集中学习宣传贯彻,全市上下对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有了深切体悟,对省党代会报告有了深刻理解,对巴中如何更好融入国省大局有了深入把握。
聚精会神抓发展 把经济基本盘稳住
在巴中临港产业园,去年6月才投产的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已完成“小升规”的蝶变,成长为一家规上企业。在该公司总经理凌选看来,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当地政府的贴心服务分不开。作为该公司专门服务人员,恩阳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岳亭自去年3月以来,陆续为该公司办理过营业执照地址变更、环评、进出口许可证、注册子公司等多项事宜,为企业节省了办事成本。
这是巴中重商、亲商、安商,全力以赴抓发展,把中省关于稳经济大盘系列部署落到实处的一个缩影。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省委“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要求,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围绕国省稳增长系列部署,先后推出“1+6”稳增长系列政策,探索政企面对面、“巴中跑团”政务服务代办机制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累计退还企业增值税留抵税款10.37亿元、惠及企业643户(次),兑现吸纳就业补贴等各类政策补贴资金7901.9万元。
此外,我市还突出项目投资稳增长。在全市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每半月开展省重项目、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债券项目调度,每月开展市重项目调度,每季度召开项目投资工作现场推进会,市级领导蹲点推进挂联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作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部署后,我市赓即专题研究部署,组建重大项目推进中心,集中力量抓重大项目储备争取,首批谋划重大项目70个、总投资1810.8亿元。
继去年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建成通车后,通江至广安段、川陕界至王坪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将于年内全面动工;市域首条高铁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加快建设、有望较原定工期提前半年建成联调联试,巴中至汉中段建设标准已与陕西省达成一致意见;6个“172”“150”重大水利工程中2个完成主体工程、2个加快建设、2个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巴中也成为全省“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投资超300亿的3个市州之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在狠抓招商引资稳增长方面,我市扎实开展“投资促进提升年”行动,实行“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双月交账,建立“1+3”主导产业链长制、市委高位推动机制,瞄准长三角、环渤海、粤港澳、成渝西等重点区域派出31支驻点招商工作队、组建提升21个异地商会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建丰新材料年产60万立方米高性能刨花板项目正式投产,有望建成全国最大单线生产线;巴中经开区万达广场建成投运,开创了“一城双万达”的历史;与蓝润集团、山东农大携手共建的中国西部肉制品加工基地和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开工建设;西南地区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1.7万头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华能巴中燃机工程、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新型材料生产项目预计年内开建;江口醇隆鼎酒业与五粮液集团签订托管协议,小角楼酒业与复星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用心用情惠民生把为民利民实事办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生工作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初秋时节,开车驶入平均海拔1300米的通江县两河口镇龙头寨村,一条条公路连通这个曾被封闭在大山之巅的“云端村”,李子树漫山遍野,一幢幢青瓦黄墙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蔬菜瓜果飘香,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晨曦微露,该村年近六旬的脱贫户杨兴朝在李子树下除草。靠种李子树、养猪牛,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去年收入6万多元。脱贫之后谋振兴,帮扶持续后劲足。今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常态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帮扶”,创新开展“盯村抓户”,全市无一人“漏测失帮”,动态监测数据质量、项目资金拨付使用居全省前列。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生计。受疫情和经济“三重压力”影响,6月以来我市有1.24万名农民工返乡,加之有3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全市上下立足这一实际,全力推进“十百千就业增收工程”,挖掘岗位资源,做细就业服务,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人群等重点群体,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就业。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市范围扎实开展企业合理合法问题动态清零、群众诉求起底、根治农民工欠薪“三大行动”,深入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接续开展“三小两房一证”集中治理、“升学宴”“谢师宴”和农村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解决了一批民生关切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赢得了民心向背大政治。
全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固化市级领导牵头跟踪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牵头督办3至5件民生实事。完善社会救助和“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从困难群众摸排、资金保障、畅通救助渠道等方面明确“六条措施”统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为15187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155万元,为31人次在沪因疫致困对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余万元。完善物价上涨与价格临时补贴挂联机制,全市粮食、蔬菜等必需品价格稳定。
坚守底线保安全 把振兴发展环境做优
省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王晓晖书记到四川后首个工作日就赴省疾控中心、省卫健委调研,提出明确的防控要求。我市坚决落实省委部署,一以贯之坚持“科学预判、精准施策,把握尺度、宽严相济,倾心为民、温馨战疫”,严格落实“入川即检”、社区排查等措施,出台基层一线风险排查有功人员奖励办法,严把输入关、发现关、防护关。
在常态化防控上,坚持软硬两手抓,全市60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18岁及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完成率均位居全省第二;深刻汲取周边市州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开展“双盲”实战演练,制定“四图三单两表”,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科学有效处置;加快补齐能力短板,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隔离场所等基础能力达到省阶段性要求。
省党代会报告强调,保安全是底线要求,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我们铭记于心,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坚持各领域安全工作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有会议必讲、有调研必访、有隐患必排、有问题必改,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努力实现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至7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实现“三下降”,森林火灾事故“零发生”。当前,我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高位推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落地落实,健全责任落实“三单一书”和责任督促“两书一函”工作机制,全市1976个地灾隐患点、824座水库、26个涉水涉河重点在建项目、318个重点山坪塘、120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全部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减灾形势稳定。
在生态环保、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底线工作上,坚持系统治理、试点示范“两手抓”,划定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七条硬杠子”,出台整治撂荒耕地七条措施、稳住生猪产能八条措施。
目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的115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结113件、阶段性办结2件;高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有望在全省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60.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7%,夏粮总产39万吨以上、生猪出栏162.4万头。
此外,积极稳妥做好统计督察、政府债务等风险化解工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巴中,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有望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