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内动态 正文

恩阳区双胜镇红岩社区:芦笋采摘忙 村民有了“绿色银行”

时间:2025-02-25

图:村民对芦笋进行打捆。

巴中融媒记者陈俊吉 文/图

  2月20日,在早春的晨曦中,位于恩阳区双胜镇红岩社区的芦笋基地,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身披薄雾、脚踏露珠,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看,这笋长得多好,一定能卖上好价钱。”红岩社区1组居民阎光菊握着一根刚摘下的芦笋,笑着对身旁的同伴说,芦笋鲜嫩欲滴,仿佛还带着大地的体温。她和乡亲们弯腰在芦笋丛中,镰刀轻挥,或手指轻掰,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芦笋应声而落。每摘下一根,他们都小心翼翼,生怕弄伤了这些“绿色宝贝”。随后,这些“绿色宝贝”被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然后送往包装间。

  红岩社区党支部书记彭仕贵也在大棚里忙碌,他一边指导大家采笋,一边向记者介绍这片芦笋基地的“秘密”。“这芦笋啊,可是咱们的‘宝贝’。不仅口感好,营养也丰富,被誉为‘蔬菜之王’。”彭仕贵介绍,“恩阳种植芦笋的历史可不短,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栽植规模更是走在了全市前列。”

  走进大棚,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让人眼前一亮。黑色的滴管如同脉络般分布在芦笋根部,清水和养料精准送达,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这可是咱们的高科技。”彭仕贵拿起手机轻点几下,田间的灌溉系统便开始工作,“以前浇水施肥得靠人力,现在动动手指就行,真是省心又省力。”

  随着芦笋产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大棚被划分为24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管护,村民们按劳取酬,年收入可观。“以前,咱们就是种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民彭永均背着一筐沉甸甸的芦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好了,有了这个芦笋基地,咱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在芦笋基地的包装间,工人忙着将新鲜的芦笋打包、装箱,准备运往全国各地。“这芦笋,算是咱们的‘绿色银行’。”彭仕贵笑着说,“今年的目标是产量再创新高,让红岩社区的芦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巴中日报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川公网安备51190302000182号
Top